
智慧大北農戰略
大北農:紅星照我去戰斗 今年走在農牧行業與互聯網結合最前沿的應當是大北農,不論是智慧大北農戰略,還是進軍水產,大北農忙得是不亦樂乎。都說大北農有錢,是飼料行業真正的“土豪”。靜書認為,相比大北農的資本,其企業文化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在這場農牧企業之間的互聯網大戰中,企業文化起到了指揮棒的作用,激勵員工沖鋒陷陣的同時也將大北農2萬名員工緊緊凝聚在一起。細看下來,大北農的很多做法都借鑒了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的思想。
一、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不論是與蔣紅斌這樣的創業者合作,還是與有實力的飼料經銷商打造水產養殖服務基地,大北農事業財富共同體的目的便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助力其智慧大北農戰略的建設。
二、 推崇領袖 談起大北農,很多人用到了“洗腦”這個詞。之所以用這個詞,也反映出大北農的企業文化傳播的功力之深厚。其中之一,就是對領袖的推崇。對整個大北農來講,邵根伙無疑是凝聚力的核心。而薛素文、易敢峰則分別為智慧大北農戰略、水產飼料市場的兩大主力。
三、紅色的旗幟 大北農在開會的時候,不論是參會人員的服裝,還是會議室的背景、旗幟等等,均為統一的紅色。紅色象征著熱情, 活力, 意志力,能很好得調動參會人員的情緒。
四、 財富共享 事業財富共同體提出的是財富共享,不論是邵根伙去年自掏腰包13億,還是今年大北農與創業者的合作,都體現了財富共享這一點。
五、 偉大的目標 從去年的豬料產量1500萬噸做到全球第一,到今年的高檔水產料全球第一,再到高科技、類金融的農業綜合服務商。大北農的目標向來都是高達、宏偉的,給人留下足夠的憧憬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