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巴西將成為最大的大豆出口國
全球大豆主產國按大豆產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序為,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印度、巴拉圭和烏拉圭。今年以前美國是全球大豆產量最高和貿易最活躍的國家,但由于美國的播種面積有限及其近兩年在大豆與玉米種植面積是相互競爭的制約條件下,大豆產量上漲幅度也將受限。而巴西是一個農業大國,其耕地面積廣闊及相對優越的地理位置使該國大豆出口價格較為低廉,貿易量越發活躍,農民種植大豆的意向也越來越濃。
早在2006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就曾超越過美國,在2012年11月根據Expedi'o Safra的一項技術研究,2012/2013年度巴西應該超過美國,成為大豆國外銷售的領導者。而今各大機構紛紛預測巴西大豆豐產,最具權威的美國農業部1-3月份的供需報告中預估巴西大豆產量為8350萬噸,較去年增加1700萬噸,較前年增加870萬噸,較美國多144萬噸;預估出口量為3840萬噸,較去年增加208萬噸,較前年增加845萬噸,較美國增加179萬噸。
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巴西南部的干旱或許威脅到巴西的最終產量,而物流瓶頸問題也會影響最終的出口量。后期的收割進度及裝船情況對國際大豆價格走勢影響較大。
二、巴西新法規和交通設施滯后問題不容忽視
2011年11月12日,巴西大豆種植者協會執行理事 Marcelo Duarte Monteiro來訪中國時表示,巴西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全球大豆生產商以及出口國的積極因素是好的土地和降雨量,但也提到物流的影響很重要,會給相關的農戶帶來很大的影響。
巴西的生產區是位于巴西的中部,離港口是1401公里,通過一輛火車,首先是有一個聯運,卡車是840公里,列車是1400多公里,這種聯運的話,由于運輸的成本比較高,每蒲式耳的折價就比較高。農戶希望能有比較高的價格,如果你是巴西的中部有一個14的點,而農戶只能拿到10,如果是交易價格是8,農戶就只能拿到4。要幫助農戶提高利潤率,這樣他們才有動力增產。
而今年巴西新出臺的“卡車司機休息法”則使其內陸運輸雪上加霜,新法規規定卡車司機的強制休息時間,在連續駕駛了8個小時之后,司機必須休息11個小時,而駕駛4個小時之后,司機必須休息30分鐘。 這就意味著把大豆從馬索托各州運至港口,需要兩天時間,而往年只需20小時左右,同時這部法規也使運費增幅達到20%-40%。
目前巴西國會眾多人士認為此項法規未經深思熟慮,并已經指定一個委員會來專門負責研究和改進此項法規。
三、巴西港口運輸瓶頸成為近月熱點
巴西的基本港口有:
SANTOS(桑托斯 圣保羅州 巴西)
PARANAGUA(帕拉那瓜 巴拉那州 巴西)
RIO DE JANEIRO(里約熱內盧 里約熱內盧州 巴西)
ITAJAI(伊塔雅伊 圣達卡塔里娜州 巴西)
SALVADOR (薩爾瓦多 巴伊亞州 巴西)
VITORIA (維多利亞 巴西)
SUAPE(蘇阿普 巴西)
PECEM(培森 巴西)
RIO GRANDE(里奧格蘭德 巴西)
SAO FRANCISCO DO SUL(南圣弗朗西斯科 巴西)
NAVEGANTES (納維根特斯 巴西)
其中大豆的主要出口港為桑托斯和帕拉那瓜,這兩個港口目前的大豆裝載量是16萬噸/日。巴西港口工人在3月份計劃罷工后又取消,使市場價格緊隨消息變化震蕩前行。截至23日巴西有1200萬余噸大豆侯港,也就是需要70天,5月底裝載完畢,5-6月集中到港,而目前巴西收割剛過一半,所以6-8月份的大豆到港量也不容小覷。截止3月22日我國港口大豆庫存為421.9萬噸,3月份預計到港300萬噸,目前已經到235萬噸。據我網測算現在我國月大豆壓榨量在400萬噸左右,若4月份大豆到港量為市場預測的450萬噸,那么在4月底港口大豆庫存仍然是450萬噸以下。5-6月巴西豆集中到港后,港口庫存量會驟然上升,直到8月份都會保持一定高度,但4月月份的行情走勢仍需密切關注巴西港口動態以及阿根廷上市情況。
小結
南美豐產預期雖然一再打壓市場看空后市,但裝運不出來也枉然,一季度豆粕高位運行就此過去,市場普遍認為5月份大豆集中到港,但是會提前釋放利空,所以我網預計4月下旬豆粕會走下4000元/噸的高臺階,建議貿易商在4月份縮減頭寸,終端隨買隨用為主。但無論是今年的巴西港口問題還是去年的美國干旱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